名字可以随便改那我就乱来了

没有血性的我。

相信

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。

相信某样东西,Believe sth,这似乎是和「东西」的内容没什么关系。在我们日常的语法中,当一个人称自己坚信某样东西的时候,一般就已经暗示了他并不是首先折服于该观点的论证(如,看数学老师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),或具有某些直接经验(如,感受到天气很冷)。

假设我们首先折服于某个观点逻辑严密的论证或具有某些直接经验,当再谈论起这个观点的时候,我们常常会省略掉引语,或用“我知道”——Know sth——而非使用“我相信”。

未经解释的话,前两段中的「首先」用得实在有点奇怪。因为在我们的经验里,对于绝大部分我们相信的观点,它的论证都是我们可以认可的。

我使用「首先」这个词,是希望引入一个先后的概念。我们可以尝试区分下面两种情况:

A、先接受了论证/先获得了经验,才相信观点

B、先相信观点,再接受论证/获得相应经验

在我们形成这些信念的后期,无论是A或是B其实都表现为:我既相信观点,又接受论证。而在前期,两者则有较大的区别。

“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。”或许指的就是情况B。在「先」相信观点之前,总有某个原因诱使我们相信它。“我愿意相信”就算是一个不需要其他二阶原因为之辩护基本原因。

「我愿意」表达的是某种希望或意愿。

我暗恋某个女孩子,那么我会更倾向于将 她对我的一切不理不睬 理解成我希望的那样。而当她给予相应解释——刚好没看手机or忙——的时候,我选择相信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她的解释有多么强,而仅仅因为她的解释支撑了我的某个希望。

我相信这节课听了没什么用,是因为我想逃;我相信某个明星的八卦,是因为我讨厌他。

显然,上述理由反过来说亦成立,而且“因为上课没用,所以想逃”是人们更为常用的语序。

“那签名是不是假的?”

在买之前我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很久了。而在买之后,我倒反而没有那么纠结了。它是真或是假,也无法改变我已经买下的事实。在没有遇到一个很强的论证之前,我只能选择“相信”它是真的。

笔迹鉴定、卖家身份、邮件包装……这些都无法证明“签名是真的”,而我却不太理智的选择了相信。正如以往选择相信 你是真忙我不烦 一样。

评论

热度(2)